頁为部首的字
本文章为您提供的字问答是:頁为部首的字,这个关于頁为部首的字的字问答,由小编摘录自在线新华字典找到的相关答案,同时为您提供了頁为部首的字相关的字的拼音及含义,详细可点击链接查看。
顋 ,含义:同“腮”。
頑 ,含义:见“顽”。
頛 ,含义:头不正。
頣 ,含义:扬眉看人。
頹 ,含义:同“颓”。 。
顄 ,含义:古同“颔”:“莽为人侈口蹷~。”
頭 ,含义: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着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苟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
顱 ,含义:见“颅”。
顨 ,含义:古同“巽”。
頗 ,含义:见“颇”。
頇 ,含义:见“顸”。
頌 ,含义:见“颂”。
顠 ,含义:散乱的(一说斑白的):“须发薴顇兮~鬓白。”
顈 ,含义:1.古书上说的一种像苎麻的草。","2.古通“褧”,用麻或轻纱制的单层披肩。
頦 ,含义:见“颏”。
䫈 ,含义:1.丑的样子。","2.见“䫐”。
? ,含义:1.[~~]也作“岳岳”。旧时看相的术语。","2.鼻高。
頰 ,含义:见“颊”。
頯 ,含义:1.颧骨。","2.质朴:“其容寂,其颡~。”
頖 ,含义:1.〔~宫〕又作“泮宫”,中国西周时诸侯所设的大学,如“大学在郊,天子曰辟廱,诸侯曰~宫。”","2.涣散。
顑 ,释义:〔~頷(hàn)〕面黄饥瘦,如“长~頷(hàn)亦何伤!”
顅 ,释义:1.鬓发脱落的样子。","2.长(颈):“数目~脰。”
? ,释义:头昏;发呆。闽语。
頸 ,释义:1.頸項。頭部與軀幹連接的部分。又稱脖子。","2.指物體像人體頸部的部位。","3.引頸。謂仰慕、期待。","4.徑直;直接。","5.星名。
? ,释义:〈方〉全;都。吴语。
頠 ,释义:1.头俯仰自如。","2.安静:“耸身直欲凌云霄,盘辟丹墀却闲~。”
頤 ,释义:见“颐”。
顜 ,释义:直:“萧何为法,~若画一。”
頕 ,释义:颊缓。
頚 ,释义:古同“頸”。
預 ,释义:见“预”。
頏 ,释义:见“颃”。
顒 ,释义:见“颙”。
頟 ,释义:同“额”。
頨 ,释义:1.头形美好。","2.中间低,四周高的一种头形。传说孔子是这种头形。
頋 ,释义:静。
頞 ,释义:鼻梁:“举疾首蹙~而相告。”
頾 ,释义:古同“髭”。
頍 ,释义:1.帽顶尖尖(一说前倾)的样子:“有~者弁,实维伊何。”","2.古代用以束发固冠的发饰。","3.抬头。
顯 ,释义:见“显”。
頩 ,释义:光润而美的样子。
顊 ,释义:古同“颐”:“白公胜虑乱,罢朝倒杖而策,锐贯~。”
䪼 ,释义:颧骨。
顭 ,释义:昏昧。
頷 ,释义:见“颔”。
顉 ,释义:1.点头:“迎于门,~之而已。”","2.摇(头):“~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
顕 ,释义:同“显”。
顙 ,释义:同“颡”。
顡 ,释义:〔痴~〕不聪明。
頬 ,释义:同“颊”。
頢 ,释义:1.脸型短。","2.头小的样子。
顓 ,释义:见“颛”。
顦 ,释义:同“憔”。
頎 ,释义:见“颀”。
顂 ,释义:古同“赖”:“~为如来亲加被,还同枯木再生春。”
頳 ,释义:古同“赪”。
頡 ,释义:1.見“頡皋”。","2.見“頡曲”。","3.見“頡篆”。
顟 ,释义:鼻子高,眼睛深陷的样子。
頝 ,释义:不媚。
頊 ,释义:见“顼”。
䪾 ,释义:1.處事謹慎,不形於色。","2.慚愧","3.〈方〉恥笑。西南官話。
顇 ,释义:同“悴”。
顥 ,释义:见“颢”。
頃 ,释义:1.土地面積單位之一。","2.頃刻;短時間。","3.時;時候。","4.往昔。","5.左右。指時間。","6.近來;剛才。","7.通“廎”。指傳舍。
頲 ,释义:见“颋”。
頴 ,释义:见“颕”。
頽 ,释义:见“颓”。
頥 ,释义:古同“颐”。
頒 ,释义:见“颁”。
顰 ,释义:见“颦”。
顏 ,释义:同“颜”。
顛 ,释义:见“颠”。
顖 ,释义:同“囟”。
顲 ,释义:面黄肌瘦。
順 ,释义:见“顺”。
頙 ,释义:1.正。","2.古人名用字。
顧 ,释义:见“顾”。
頁 ,释义:见“页”。
頜 ,释义:同“颌”。
顗 ,释义:1.安静。","2.庄重恭谨的样子。
顚 ,释义:同“颠”。
頿 ,释义:古同“髭”。
顀 ,释义:1.前额突出。","2.脊椎骨。
須 ,释义:见“须”。
顎 ,释义:见“颚”。
顆 ,释义:1.小而圓的東西:~粒。","2.量詞,指圓形或粒狀的東西:三~珠子。
? ,释义:1.頭小的樣子。","2.同“規”,橢圓,畫圓。
頂 ,释义:见“顶”。
頄 ,释义:1.颧骨:“壮于~。”","2.泛指面颊:“一语及学,则~为之赤。”","3.厚。
顤 ,释义:高长头。
項 ,释义:见“项”。
頱 ,释义:〔~頢(kuò)〕脸丑。
顝 ,释义:1.大头;头骨大。","2.丑。","3.独:“~羁旅而无友兮,余安能乎留兹?”","4.相抵触。
領 ,释义:见“领”。
顔 ,释义:见“颜”。
䫂 ,释义:1.丑的样子。","2.头;头骨。冀鲁官话。
䫶 ,释义:很丑的样子。
? ,释义:头不正。
題 ,释义:见“题”。
䫟 ,释义:1.面有忧色发黄貌。","2.头脸俱圆形。
顁 ,释义:古同“定”,额头。
頔 ,释义:1.美好。","2.古人名用字。
顩 ,释义:牙齿暴露不齐,俗称“暴牙齿”。
? ,释义:1.秃头。","2.颊旁骨。
顴 ,释义:见“颧”。
顫 ,释义:1.身體顫動。","2.物體震動。","3.通“憚”。懼怕;驚恐。
頼 ,释义:古同“赖”。
顢 ,释义:见“颟”。
頻 ,释义:通“瀕”。水邊。
頶 ,释义:鼻子高的样子。
頺 ,释义:古同“颓”。
頪 ,释义:1.古同“类”。","2.鲜白貌。","3.疾。
頮 ,释义:见“颒”。
? ,释义:〈方〉头骨。冀鲁官话。
頧 ,释义:头不正。
頵 ,释义:1.头大的样子。","2.古人名用字。
顳 ,释义:见“颞”。
顃 ,释义:脸长。
願 ,释义:见“愿”。
類 ,释义:见“类”。
顮 ,释义:愤懑。
頉 ,释义:古同“颐”。
顐 ,释义:秃。
顪 ,释义:下巴上的胡须:“接其鬓,擪其~。”
顬 ,释义:见“颥”。
顣 ,释义:古同“蹙”,皱缩(额头、眉毛)。
額 ,释义:见“额”。
頫 ,释义:同“俯”。
頓 ,释义:1.以首叩地。","2.指點頭動作。","3.以足跺地。","4.以物觸地;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5.叩擊;敲打。","6.頓仆;跌倒。","7.從高處往下行。","8.毀壞;敗落。","9.疲勞,乏力。","10.撤除;捨棄。","11.排遣,消除。","12.抖動;振動。","13.整頓;頓而使齊。","14.掙;甩。","15.停頓,停止。","16.住宿;駐屯。","17.留,逗留。亦謂較長時間的居留,滯留。","18.宿食之所;館舍。","19.指宿食所需之物。","20.放置。","21.昏亂。","22.佛教語。頓悟。","23.佛教語。頓教的省稱。","24.書法和繪畫的技法之一。","25.指句子中按語氣應稍稍停頓的地方。","26.指詩歌的音組。","27.頓時,立刻。","28.同時;一下子。","29.全;全部。","30.絕然。","31.量詞。次數。一次稱一頓(用於飯食)。","32.量詞。回數(用於動作)。","33.通“鈍”。不鋒利。","34.謂使不鋒利。","35.通“扽”。","36.通“敦”。","37.通“逡”。","38.用同“燉”。","39.用同“躉”。","40.古國名。在今河南·商水北。後為陳所迫南遷,在今項城西南。公元前496年滅於楚。","41.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