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字的词语大全
本文章为您提供的字问答是:公字的词语大全,这个关于公字的词语大全的字问答,由小编摘录自在线新华字典找到的相关答案,同时为您提供了公字的词语大全相关的字的拼音及含义,详细可点击链接查看。
公园 ,含义:君主的女儿。
公主 ,含义: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合理。~交易。裁判~。
公平 ,含义:属性词。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卫生。~汽车。~场所。爱护~财产。
公共 ,含义:1.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如公告、布告或命令)","2.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
公告 ,含义:古代称诸侯的儿子,后称官僚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公子 ,含义:1.不加隐蔽的;面对大家的(跟“秘密”相对):~活动。","2.使秘密的成为公开的:这件事暂时不能~。
公开 ,含义:公共使用;共同使用:~电话。~事业。两家~一个厨房。
公用 ,含义:属性词。国家创办的:~学校。~企业。
公办 ,含义:王爵和公爵。泛指有显贵爵位的人物:~大臣。
王公 ,含义:雄性鸡。
公鸡 ,含义:质量单位。1公斤等于1000克。
公斤 ,含义:国际通用的公历的纪元,是大多数国家纪年的标准,从传说的耶稣诞生那一年算起。我国从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同时继续保留使用农历。
公元 ,含义:阳历的一种,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通常所说的阳历即指公历。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天5小时48分45秒(太阳年),所以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闰年的计算法是:公元年数能够用4整除的是闰年(如1960年),能够用100整除的是平年(如1900年),能够用100整除也能用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生年算起。也叫格里历。
公历 ,含义:公制地积单位,1公顷等于1万平方米,合15市亩。
公顷 ,含义:1.分户居住的多层或高层建筑,有若干成套的单户独用的房间,设备较好。","2.旧时一种租期较长、房租论月计算的宿舍,住宿的人多是学生。
公寓 ,含义:1.指公婆。 ","2.指岳父、岳母。
公姥 ,含义:1.尊称年老的男子:刘~。老~。","2.对太监的称呼(多见于早期白话)。
公公 ,含义:长度单位。 1公里等于1000米。
公里 ,含义:丈夫(zhàng·fu) 。","太监。
公正 ,释义:社会上大多数的人;大众:~领袖。~利益。
公众 ,释义:包拯(zhěng),北宋时进士,曾任开封府知府,以执法严正著称。民间关于他断案的传说很多,尊称他为包公或包青天。小说戏曲中把他描写成刚正严明、不畏权势的清官的典型。
包公 ,释义:1.公制长度单位,厘米的旧称。","2.公制质量或重量单位,克的旧称。
公分 ,释义:属于公家的车(多指汽车)。
公车 ,释义:公共关系的简称:~部门。~小姐(从事公关工作的女职员)。
公关 ,释义:机关、团体等使用的印章。
公章 ,释义:平行及不相隶属的部门间的来往公文(区别于“便函”)。
公函 ,释义:姓。
公输 ,释义:公制长度单位,米的旧称。
公尺 ,释义:1.等差级数中任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永远相等,这一相等的差叫做公差。如在等差级数2+5+8+11+14+…中,3为公差。","2.机器制造业中,对加工的机械或零件的尺寸许可的误差。","1.临时派遣去做的公务:出~。","2.旧时在衙门里当差的人。
公差 ,释义:世界上的全部海洋,除分别属于各沿海国家的内海、领海和国家管辖范围以内的海域外,都是公海。公海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的管辖,各国有平等使用公海的权利。
公海 ,释义:(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团体的通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于众。 ~新条例。食堂的账目每月~一次。
公布 ,释义:公开宣示,让公众了解并征求意见:实行干部任前~制度。
公示 ,释义:有人管理的公共坟地。
公墓 ,释义:姓。
公羊 ,释义:同业公会的简称。
公会 ,释义: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法律行为和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与文件确认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的专门活动。属于非诉讼活动,不能为当事人直接解决纠纷。
公证 ,释义:公制容量单位,升的旧称。
公升 ,释义:大家平均分摊(费用、资金等):电费由三家~。
相公 ,释义:1.原始社会中,人们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一种结合形式,如氏族公社等。在阶级社会中也保持了很长一个时期。","2.欧洲历史上的城市自治机关,如法国、意大利等国早期的公社。它是资产阶级政权的初级形式。","3.无产阶级政权的一种形式,如法国1871年的巴黎公社,我国1927年的广州公社。","4.特指人民公社。
公社 ,释义:公平恰当:持论~。
公允 ,释义:公共道德:讲~。社会~。
公德 ,释义:1.作为推理前提的不需要加以证明的命题。如“经过两点只能引一条直线”就是几何学中的公理。许多公理是人们从反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着在一定范围内明显的客观真理性。","2.符合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公认的道理。
公理 ,释义:人民检察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对侦查终结的案件,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而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与“自诉”相对。
公诉 ,释义:关于国家的事务;公家的事务:办理~。 ~人员。~繁忙。
公务 ,释义:欧´²封建时代的诸侯国家。以公爵为国家元首。
公国 ,释义:1.〈方〉曾祖。 ","2.指姜太公。
太公 ,释义:公共厕所。
公厕 ,释义:1.国家机关、政党或团体对有关重要事件、会议所发表的公开报道。","2.由一国政府编印的专门登载法律、法令、决议、命令、条约、协定和其他文件的刊物。","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政党、团体的代表在会谈中或会谈后所发表的正式报道和文件。共同发表的一般称联合公报或新闻公报。
公报 ,释义:1.国家间关于经济、技术或法律等方面专门问题的多边条约。如1874年的《万国邮政公约》、1930年的《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1949年关于保护战争受难者的四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某项重大政治问题的国际条约,也有以公约为名称的。","2.集体拟定的要求其成员必须遵守的章程:服务~。卫生~。
公约 ,释义:1.丈夫的叔叔。 ","2.叔祖。
叔公 ,释义:国际公制的简称。
公制 ,释义:属性词。政府设立的:~学校。
公立 ,释义:国家举借的债。 分内债和外债。内债是国家向国内公民举借的债务,通常以发行公债券的方式募集。外债是在国外举借的债,基本形式是向外国借款和发行国际债券。
公债 ,释义:公款。帑(tǎng)。
公帑 ,释义:公制长度单位,毫米的旧称。
公厘 ,释义:1.公事:有何~?","2.办理公事:外出~。来京~。
公干 ,释义:1.丈夫的父亲和母亲;公公和婆婆。","2.指夫妻,夫妻两人叫两公婆。
公案 ,释义:指国家机关或公共企业、事业单位中的正式职务:担任~。开除~。~人员。
公职 ,释义:指国家、机关、企业、团体(区别于“私人”):不能把~的东西据为己有。
公家 ,释义:1.丈夫的父亲。 ","2.祖父。","3.尊称老年男子。
阿公 ,释义:公开演出:这出新戏将于近期~。
公演 ,释义:由一国元首派往他国的、仅低于大使级的常驻外交代表。通常都授予“特命全权公使”衔。所受礼遇仅次于大使,外交特权与豁免和大使同。现在各国间互派公使的已属罕见,绝大部分国家间都是互派大使。此外,也有在大使馆中设公使一职的,是介于大使和参赞之间的外交官。
公使 ,释义:1.公正之心:秉持~。 处以~。","2.为公众利益着想的心意:他这样做是出于~。
公心 ,释义:共同的敌人:人民~。
公敌 ,释义:由国家或团体供给的费用:~医疗。~留学。
公费 ,释义: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的作为农业税的粮食。
公粮 ,释义:机器性能、图纸尺寸等的规格或标准。
公称 ,释义:公公
公爹 ,释义:指由于任意排放三废,乱伐森林,滥开地下资源等,而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的现象。 包括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放射性污染等,以及造成噪声、地面下沉、恶臭、震动等社会性的危害。
公害 ,释义:1.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死难烈士。","2.这种祭礼:~在哀乐声中开始。
公祭 ,释义:把违法者或犯罪者与案情有关的财物没收归公。
充公 ,释义:1.公开宣判,法院在群众大会上向当事人和公众宣布案件的判决。","2.公众评判。
公判 ,释义:我国人民法院公开审判案件的一种方式,在群众参加下审判有重大社会意义的案件。
公审 ,释义:1.伯祖。","2.丈夫的伯父。
伯公 ,释义:大家一致认为:他的敬业精神是大家~的。
公认 ,释义:公众的愤怒:激起~。
公冶 ,释义: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办理。
秉公 ,释义:1.古代贵族的大屋。《诗经·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2.指法庭:对簿~。
公堂 ,释义:全民或集体所有:~制。~财产。
公有 ,释义:奉行公事:克己~。
奉公 ,释义:不公道;不公平:办事~。分配~。
不公 ,释义:(影片)公开放映:这部影片即将~。
公映 ,释义:官员办公的处所(用作政府机关名):行政~。
公署 ,释义:公家和私人:~兼顾。 ~合营。
公私 ,释义:见〖艄公〗。
梢公 ,释义:1.一般的规律。","2.一般的可作为根据的事例。
公例 ,释义:属性词。国营:~企业。
公营 ,释义:属于公家的东西:爱护~。
公物 ,释义:公众的意愿。
公意 ,释义:共同决定:全民~。这件事须经大家讨论~。
公决 ,释义:1.旧时区、乡、村政府办公的地方:区~。 乡~。村~。","2.旧时同业或同乡组织办公的地方:布业~。
公所 ,释义:公众的评论;公正的评论:尊重~。是非自有~。
公论 ,释义:公共财产:侵吞~。
公产 ,释义:共同推举(某人担任某种职务或做某事):大家~他当代表。
公推 ,释义:交给公家:一切缴获要~。
公良 ,释义:办公时间以外的时间:~以写字、画画儿作为消遣。
公余 ,释义:1.共同资助:社会~。","2.公家资助:这是一座民办~的学校。
公助 ,释义:雄性牲畜,畜牧业上通常指留种用的。
公畜 ,释义:双方发生纠纷,通过上级或主管部门调解或判决了结(跟“私了”相对)。
公了 ,释义:诸公。
列公 ,释义:复姓。
公先 ,释义:见“公讌”。
公筵 ,释义:旧时官方赈灾发放的粥。唐 王维《请回前任司职田粟施贫人粥状》:“右臣比见道路之上,冻馁之人,朝尚呻吟,暮填沟壑。陛下圣慈怜愍,煮公粥施之,顷年以来,多有全济。”
公粥 ,释义:见“背工”。
背公 ,释义:公众为死者举行的葬礼。袁鹰《悲欢·校园随想》:“年岁大点的那位,正叙述从更年长的同志那里听来的三十年前的情景:…… 昆明 三万多群众,怎样给四位殉难者出殡,在这儿举行公葬。”
公葬 ,释义:公共所需。
公需 ,释义:商伊尹的尊称。
伊公 ,释义:官衙。 。
公厅 ,释义:五等爵的第一等。英国贵族最高的爵位。
公爵 ,释义:古代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周朝为太师、太傅、太保。西汉为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魏晋后三公多无实权,为荣誉职。明清恢复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也为荣誉衔。
三公 ,释义:1.谓以天下为公。 汉 刘向《说苑·至公》:“古有行大公者,帝 尧 是也……得 舜 而传之,不私於其子孙也。”","2.极其公正。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徽宗 尝对辅臣语及 元祐、绍圣 事,皆欲以大公至正之道,扶偏救弊。”清 顾炎武《酬李处士因笃》:“吾道贵大公,片言折邪妄。”邹韬奋 茅盾 等《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深望领导抗战之领袖与政府,以大勇大公之心,毅然决然,当机立断。”","3.即 太公望(吕尚)。辅佐 武王 灭 商 有功,封于 齐。《左传·僖公四年》:“昔 召康公 命我先君 大公 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 周 室!’”刘文淇 疏证:“太公,谓 吕尚 也…… 梁履绳 曰:‘始封之君,子孙尊为太公。《齐世家》:文王 得吾先君 太公。《田敬仲世家》亦称 田和 为太公,是也。’”
大公 ,释义:1.汉 淮南王 刘安 门客,有 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 八人,称“八公”。 他们奉 刘安 之招,和诸儒 大山、小山 相与论说,著《淮南子》。见 汉 高诱《〈淮南子注〉序》。《史记·淮南王传》“阴结宾客”司马贞 索隐引《淮南要略》,田由 作 陈由,毛被 作 毛周。魏、晋 以来,《神仙传》、《录异记》等道家著作以 刘安 好方技,遂附会八公为神仙。唐 王维《赠焦道士》诗:“海上游三岛,淮南 预八公。”唐 王维《赠焦道士》诗:“海上游三岛,淮南 预八公。”","2.晋武帝 时,以 司马孚、郑冲、王祥、司马望、何曾、荀顗、石苞、陈骞 为八公。见《晋书·职官志序》。","3.北魏 明元帝 时置八大人官,世号“八公”。《魏书·官氏志》:“神瑞 元年春,置八大人官,大人下置三属官,总理万机,故世号八公云。”
八公 ,释义:谓公开选拔,公众荐举。
公选 ,释义:即吨。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公吨等于一千公斤。
主公 ,释义:封爵名。
国公 ,释义:指驿站小吏。
公邮 ,释义:神汉,即男巫师。
师公 ,释义:汉高祖刘邦。秦末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群众立他为沛公。
沛公 ,释义:地积的非法定计量单位。1公亩合100平方米。
公亩 ,释义:原指 英国 为贵族子女开设的一种私立寄宿中学。著名的有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鸦片战争后我国一些由教会或公私团体办的学校亦称公学,如创设于 上海 的徐汇公学、南洋公学等。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亦有公学,则是培养干部的一种学校,如1937年成立于 延安 的陕北公学。
公学 ,释义:原指三公九卿,后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公卿 ,释义:旧时官吏的制服。 《左传·闵公二年》“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晋 杜预 注:“偏衣,左右异色,其半似公服。”《北史·魏纪三》:“﹝ 太和 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始制五等公服。”《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四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公服,朝廷之服;五等,朱,紫,緋,緑,青。”《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卢俊义 俱各公服,都在待漏院伺候早朝,随班行礼。”许地山《女儿心》一:“﹝两夫妇﹞表告了 满洲 诸帝之灵,才退入内堂,把公服换下来。”
公服 ,释义:公众的凭信;公家的信用。
公信 ,释义:称父或母之舅。
舅公 ,释义:〈方〉公鸡。
鸡公 ,释义:1.指晋陶侃。","2.指陶安公。传说中的神仙。","3.指唐陶沔。","4.指晋陶潜。
陶公 ,释义:雄猫。
公猫 ,释义:旧时对有名位者的尊称。
明公 ,释义:虾苗。 状似蜈蚣,故名。
虾公 ,释义:星官名。 属天市垣,共七星。《晋书·天文志上》:“七公七星,在招摇东,天之相也,三公之象也,主七政。”
七公 ,释义:即公孙。 国君的孙。
公姓 ,释义:1.一家之男主人。多指丈夫。《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櫛。”成玄英 疏:“家公,主人公也。”汉 焦赣《易林·剥之涣》:“坐争立讼,纷纷匆匆,卒成祸乱,灾及家公。”《水浒传》第二十回:“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时疫死了,这个 阎婆 无钱津送,停尸在家。”","2.对别人称说自己的父亲。《后汉书·王丹传》:“时大司徒 侯霸 欲与交友,及 丹 被徵,遣子 昱 候於道。昱 迎拜车下,丹 下答之。昱 曰:‘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晋书·山简传》:“简 字 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餘,涛 不之知也。简 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南史·宋庐陵孝献王义真传》:“至 青泥,大败,义真 独逃草中。中兵参军 段宏 单骑追寻,义真 识其声,曰:‘君非 段中兵 邪?身在此。行矣,必不两全,可刎身头以南,使家公望絶。’”","3.对人称说自己的祖父、外祖父。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昔 侯霸 之子孙称其祖父曰家公。”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河 北士人皆呼外祖父母为家公家母;江 南田里间亦言之。”","4.称呼对方的父亲。犹令尊。汉 应劭《风俗通·十反·司徒梁国盛允》:“司徒 梁国 盛允,字 子翩,为议郎,慕 孟博 之德,贪树於有礼,谓 孟博:‘家公区区,欲辟大臣,宜令邑人廉荐之。’”《孔丛子·执节》:“申叔 问 子顺 曰:‘子之家公,有道先生,既论之矣。今子易之,是非焉在。’”
家公 ,释义:亦作“公扈”。复姓。
山公 ,释义:1.朝廷所赋之权。 ","2.指公法所赋予的权利,公民权。
公权 ,释义:公正的评论;公众的评论。
公评 ,释义:1.官家的器物。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周礼·天官·阍人》:“凡内人、公器、宾客,无帅,则几其出入,以时启闭。”","2.共用之器。多用于比喻。《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生之蘧庐也。”郭象 注:“夫名者,天下之所共用。”唐 高彦休《唐阙史·崔相国请立太子》:“崇高之名,博施之利,天下之公器也。”此喻名利。《新唐书·让皇帝宪传》:“储副,天下公器,时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重社稷也。”《旧唐书·张九龄传》:“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唐 王维《献始兴公》诗:“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此喻太子之位、官爵。《资治通鉴·汉文帝十年》:“﹝ 司马光 曰﹞:‘臣愚以为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此喻法制。明 王衡《鬱轮袍》第四折:“我只道天下惟有文章公器,称得斤播得两。”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文字是一种表示思想感情的符号,是世界的公器。”黄节《李氏焚书跋》:“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王者徇一己之好恶,乃欲以权力过之,天下固不怵也。”此喻文章、文字、学术。","3.比喻国家的有才能的人。唐 刘长卿《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诗:“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唐 白居易《除韦贯之平章事制》:“某官 韦贯之,温重明正,国之公器,当官必守,临事能断。”
公器 ,释义:古代以三台象征三公,因借指三公之位或泛指高官。 《后汉书·胡广传》:“﹝ 广 ﹞自在公台三十餘年,歷事六帝,礼任甚优。”唐 姚合《使两浙赠罗隐》诗:“何当 世祖 从人望,早以公台命 卓侯。”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竇仪 自 周朝 以来,负文章识度,有望於时,搢绅许以庙廊之器,仪 因以公台自许,急於大用。”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雷州 司户参军 丁谓,顷自书生,获升科第,因缘险佞,据窃公台,贿赂苞苴,盈於私室。”
公台 ,释义:1.唐代对侍御史的别称。","2.男巫的别称。","3.宋代对衙役的称呼。
端公 ,释义:公文。
公牍 ,释义:[逻辑或数学中] 公认为真、因而无需证明其为正确的陈述。
公设 ,释义:雄雌的俗称。
公母 ,释义:旧时得到官方许可的公开卖淫者。别于秘密卖淫的私娼。
公娼 ,释义:公有的财产帐目。
公账 ,释义:爵名。晋 始置,亦称开国郡公。历代因之。明 初尚有郡公之封,后废。《晋书·王沉传》:“前以翼赞之勋,当受郡公之封。”宋 高承《事物纪原·官爵封建·郡公》:“后汉 光武 建武 十三年以土无二王,爵不过公,於是以 太 原王 章 为 齐公、鲁王 兴 为 鲁公,功臣悉为公。晋 始曰开国郡公也。”
郡公 ,释义:指为国家承当的义务劳动。
公役 ,释义:官员赴任后到上司处参拜。
公参 ,释义:1.公正方直。也指公正方直的人。","2.公私合营工商企业中代表国家的方面。","3.即立方米。
公方 ,释义:官家赋税。
公调 ,释义:1.布谷鸟的别称。布谷鸣声如呼“郭公”,故称。","2.傀儡。
郭公 ,释义:《晋书·车胤传》:“﹝ 车胤 ﹞又善於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 胤 不在,皆云‘无 车公 不乐’。”本指 东晋 时善于聚集宾客玩赏的 车胤,后亦泛指善于集会游赏之人。
车公 ,释义:公制重量单位。 一公担等于一百公斤。
公担 ,释义:1.公马。 ","2.神名。
公仪 ,释义: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汉 班固《白虎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3.泛称各位人士。唐 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元 贡师泰《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诸公 ,释义:1.旧时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公祖、大公祖和公祖父母。流行于明清。","2.复姓。
公祖 ,释义:1.旧谓土地神。《礼记·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孔颖达 疏引 汉 许慎 曰:“今人谓社神为社公。”《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 长房 ﹞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宋 范成大《与王夷仲检讨祀社》诗:“社公亦塞责,醉此丰年樽。”《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但见土墙砌的三尺高,一个小小庙儿。庙中社公坐于傍边。”","2.旧俗用以称生而眉发白、面颜赤的男子。宋 俞琰《席上腐谈》卷上:“又有头如雪而肌肉纯白者,或者以为社日受胎,故男曰社公,女曰社婆。”宋 郭彖《睽车志》卷三:“知常(刘知常)始生,皓首赭面,里俗谓之社公儿。”","3.宋 李涛 的小字。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五代 李涛 有《春社从李昉求酒》诗云‘社公 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 涛 性疏达不羈,善谐謔,与朝士言,亦多以 社公 自名,闻者无不以为笑。”
社公 ,释义:官府衙役。
公牌 ,释义:1.指 晋 谢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谢公 闻之曰:‘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唐 李白《示金陵子》诗:“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钱起《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明 高启《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3.指 南朝 齐 谢朓。唐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4.指 宋 谢景初。元 费著《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有 薛涛。”参见“谢公牋”。
谢公 ,释义:古称诸侯的家族。上与“王室”相区别,下与“私门”相区别。
公室 ,释义:1.战国时楚国隐士。","2.复姓。
南公 ,释义:对中书令的尊称。 中 唐 以后,节度使多加中书令,使用渐滥。
令公 ,释义:古代三公、四辅,均为天子之佐。借指宰相一类的大臣。《汉书·孔光传》:“光 凡为御史大夫、丞相各再,壹为大司徒、太傅、太师,歷三世,居公辅位前后十七年。”《新五代史·杂传·李鏻》:“因为 鏻 置酒,问其副使 马承翰:‘今朝廷之臣,孰有公辅之望?’”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浮签》:“是时 延州 张芥航 先生为 南河 河帅,亦赋七律四章云:‘……身小已凝公辅器,文成知噪凤鸞翔。’”章炳麟《箴新党论》:“备位公辅,自名知学,百家成説,未能研精。”
公辅 ,释义:官办教育。
公教 ,释义:复姓。
公西 ,释义:1.诸侯或君王的同族。《诗·魏风·汾沮洳》:“殊异乎公族。”毛 传:“公族,公属。”郑玄 笺:“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汉书·刘歆传》:“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隋书·嗣王集传》:“帝不忍加诛,乃下詔曰:‘……虽復王法无私,恩从义断,但法隐公族,礼有亲亲。’”《明史·镇平王有爌传》:“﹝ 朱有爌 ﹞又採歷代公族贤者,自 夏 五子迄 元 太子 真金 百餘人,作《贤王传》若干卷。”章炳麟《秦政记》:“六国公族散处閭巷之间,秦 以守法,不假以虚惠结人,公族之欲復其宗庙,情也。”","2.指公族大夫。《左传·宣公二年》:“自是 晋 无公族。”杜预 注:“无公子,故废公族之官。”
公族 ,释义:旧称机关团体中的勤杂人员。
公丁 ,释义:1.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穀梁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筑,礼也;于外,非礼也。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太子与 梁王 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 释之 追止太子、梁王 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2.官署,衙门。《荀子·强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唐 张固《幽闲鼓吹》:“张长史 释褐为 苏州 常熟 尉,上后旬日,有老父过状,判去。不数日復至。乃怒而责曰:‘敢以閒事屡扰公门!’”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折狱》:“杀人之罪已定,但得全尸,此案即结;案后,速醮可也。汝少妇,勿復出入公门。”郭沫若《反正前后》七:“有过一位总督很喜欢他,他时常出入公门。”
公门 ,释义:
公度 ,释义:1.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 同中区以外的“私田”相对称。《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朱熹 集传:“公田者,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而同养公田也。”《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孔颖达 疏:“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为庐舍。”参见“井田”。","2.公家之田。封建官府控制的土地。亦称“官田”。《汉书·食货志上》:“令命家田 三辅 公田。”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命家,谓受爵命一爵为公士以上,令得田公田,优之也。”三国 魏 曹植《籍田论》:“夫营畴万亩,厥田上下……司农是掌,是为公田。”《续资治通鉴·宋德祐元年》:“詔:公田最为民害,稔祸十有餘年,自今并给原主,令率其租户为兵。”","3.旧时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习称为公田。但其性质实为民田。","4.指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集体所有的田地。李朝《四川省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互助联组》:“许多联组还试行了小包工,集体经营公田。”
公田 ,释义:1.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西汉张汤、杜周、萧望之、冯奉世、史丹。","2.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东汉袁安、子敞、孙汤、汤子逢、逢弟隗。","3.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晋葛旟、路秀、卫毅、刘真、韩泰。","4.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晋王导、谢安、温峤、陶侃、谢玄。见《南史·宋武帝纪》、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五公》。
五公 ,释义:谓避君王之讳。与“私讳”相对。
公讳 ,释义:旧时书札的一种写作格式。 给机关、团体、学校等的书札,其封皮可写某单位公启;多人联名写信,其落款亦可用公启。因亦借指这种书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各钱庄也联名写了一张公启,把 钟雷溪 从前在 上海 如何开土栈,如何通往来,如何设骗局,如何倒账卷逃……连这信封在一起,打发人来投递。”
公地 ,释义:犹公众,大伙。
公中 ,释义:公正勤勉。
公勤 ,释义:1.中国 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尹文子·大道上》:“齐 有 黄公 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2.汉 代术士。《西京杂记》卷三:“有 东海 人 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復行其术。秦 末,有白虎见於 东海,黄公 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汉 张衡《西京赋》:“东海 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 黄公 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3.指 东汉 太尉 黄琼。明 何良俊《世说新语补·德行》:“徐孺子 尝事 江夏 黄公,后 黄公 亡殁,孺子 往会葬,无资以自致,齎磨镜具自随,所在取直,然后得前。”参阅《后汉书·徐稺传》。","4.泛指卖酒者。唐 白居易《晚春沽酒》诗:“醉卧 黄公 肆,人知我是谁。”宋 林逋《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诗:“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 黄公 酒舍归。”参见“黄公酒壚”。","5.指 秦 末之 黄石公。又称 圯上老人。宋 范仲淹《上张右丞书》:“黄公,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师之道者,岂以孺子而捨诸?”","6.指 夏黄公。四皓之一。唐 杜甫《寄李十二白》诗:“苏武 元还 汉,黄公 岂事 秦?”仇兆鳌 注:“黄公,四皓之一。避 秦 入 商山。”参阅《史记·留侯世家》。","7.鸟名。黄鹂。宋 苏轼《书普慈长老壁》诗:“久参白足知禪味,苦厌黄公聒昼眠。”自注:“鸟名。”王文诰 辑注:“黄公,黄鸝也。”
黄公 ,释义:1.春秋 时,楚 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 《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杜预 注:“楚 县大夫皆僭称公。”","2.爵名。晋 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明 以后废。《隋书·百官志下》:“开皇 中,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为九等者,至是唯留王、公、侯三等。餘并废之。”《新唐书·百官志一》:“﹝司封郎中﹞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凡爵九等……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宋史·职官志三》:“司封郎中掌官封、叙赠、承袭之事……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曰郡公,曰县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
县公 ,释义:1.王室或诸侯国的兵车。 《左传·文公二年》:“囚呼,莱驹 失戈,狼瞫 取戈以斩囚,禽之以从公乘。”","2.指驿车。《旧唐书·德宗纪下》:“丙申,诸州準例荐隐居丘园不求闻达 蔡广成 等九人,各授试官,令给公乘,到京日量才敍用。”","3.爵位名。为二十等爵的第八级。《墨子·号令》:“官吏豪杰与计坚守者,士人及城上吏比五官者,皆赐公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八公乘。”颜师古 注:“言其得乘公家之车也。”《汉书·王子侯表上》:“元寿 二年五月甲子,侯 勋 以 广 玄孙之孙 长安 公乘绍封‘千户’。”颜师古 注:“公乘,第八爵也。”","4.复姓。唐 代诗人有 公乘亿。见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公乘亿》。
公乘 ,释义:1.封建时代称衙门里的差役。宋 文天祥《宣州劝农文》:“年年早纳早收钞,那有公人来叫呼?”《水浒传》第十八回:“随即押一纸公文,就差 何涛 亲自带领二十个眼明手快的公人,径去 鄆城 县投下。”《红楼梦》第四回:“﹝ 雨村 ﹞便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2.旧时国家机关或公共团体中办理公事的人员,亦称公人。
公人 ,释义:公正谨慎。
公谨 ,释义:1.古人多以“长公”为字,为行次居长之意。","2.宋苏轼为苏洵长子,其诗文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当时尊之为“长公”。
长公 ,释义:指 庞德公。
庞公 ,释义:犹官位。
公位 ,释义:古代官署名。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官署,属中央一级的机构。
公府 ,释义:复姓。
公山 ,释义:旧指官吏办公的坐席。《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不想大尹忽然一个头晕,险些儿跌下公座。自觉头目森森,坐身不住。”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一·中堂》:“﹝ 明 洪武 ﹞十八年,又命殿阁大学士、左右春坊大学士俱为翰林院官,故院中设阁老公座於上,而掌院学士反居其旁。”
公座 ,释义:复姓。
公玉 ,释义:1.在官之士;公家之士。 《仪礼·乡射礼》:“记大夫与,则公士为賔。”郑玄 注:“公士,在官之士。”《礼记·玉藻》:“公士摈,则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孔颖达 疏:“公士摈者,谓正聘之时则用公家之士为摈。”","2.公正之士。《荀子·不苟》:“有通士者,有公士者……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於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也。”杨倞 注:“谓於事之中有分争者,不以私害之,则可谓公正之士也。”","3.武功爵名。战国 时 秦 商鞅 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汉 同 秦 制。后代亦或沿用。《商君书·境内》:“故爵公士也,就为上造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颜师古 注:“言有爵命,异於士卒,故称公士也。”《北史·魏纪三》:“秋七月癸丑,以皇太子立,詔赐人为父后者爵一级,为公士;曾为吏属者爵二级,为上造。”《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丙申,赐诸道高年百二十七人爵为公士。”","4.复姓。汉 有 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公士 ,释义:古代无后诸侯之鬼,为诸侯所立五祀之一。
公厉 ,释义:1.公共的利益。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商君书·壹言》:“上开公利而塞私门,以致民力,私劳不显於国,私门不请於君。”","2.显然的便利。《淮南子·说山训》:“畏马之辟也,不敢骑;惧车之覆也,不敢乘;是以虚祸距公利也。”","3.犹功利。汉 桓宽《盐铁论·轻重》:“诸侯莫能以德,而争於公利。”王利器 校注引 陈遵默 云:“公利即功利,德与功利相反,争於功利,则莫能以德矣。”
公利 ,释义:亦作“公甫”。 复姓。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父文伯。见《左传·定公五年》。
公父 ,释义:公正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