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的二字组词大全

admin2021年05月28日学生问答2130

本文章为您提供的字问答是:册的二字组词大全,这个关于册的二字组词大全的字问答,由小编摘录自在线新华字典找到的相关答案,同时为您提供了册的二字组词大全相关的字的拼音及含义,详细可点击链接查看。

手册 [shǒu cè] ,含义:1.向有关机关、团体或学校登记备案:~商标。新生报到~从9月1日开始。","2.指计算机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取得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认可。

注册 [zhù cè] ,含义:中国书画装裱形制之一。 多用于收藏小幅书画。

册页 [cè yè] ,含义:装订好的本子:相片~。户口~。写了几本小~(书)。

册子 [cè zi] ,含义:帝王通过一定仪式把爵位、封号赐给臣子、亲属、藩属等。

册封 [cè fēng] ,含义:登记姓名的簿子。

名册 [míng cè] ,含义:账簿。

账册 [zhàng cè] ,含义:编制名册、表册:登记~。

造册 [zào cè] ,含义:装订成册的书;书本。

书册 [shū cè] ,含义:记事记账的簿子。

簿册 [bù cè] ,含义:一部篇幅较大的书,按内容分成若干本,每一本叫一个分册。

分册 [fēn cè] ,含义:登记事项留存备查考的册子:打印两份,一份上报,一份留做~。

底册 [dǐ cè] ,含义:同“册页”。

册叶 [cè yè] ,含义:装订成册的表格。

表册 [biǎo cè] ,含义:古代州郡年终向朝廷总结汇报情况的簿册。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典礼·朝觐大计》:“计册虽送府司院攒造解京,而朝覲乃有本州县攒造解府汇解之册,其式不一,照各处旧例行可也。若夫朝覲官员于计册賫部之后,总于岁内到齐,元旦同朝臣庆贺。”

计册 [jì cè] ,含义:指成册的印板。

木册 [mù cè] ,含义:1.旧时户口册的一种。 清朝地方官府编造户口册,分正册、另册两种,好人编入正册,坏人编入另册。","2.旧时人名册的一种。根据地位高低等标准,分别把人名编入正册、副册。

正册 [zhèng cè] ,含义:1.古代称记载国史的史册。","2.金箔制的册封诏书。

金册 [jīn cè] ,含义:1.明 清 为征派赋役编造的户口册籍。男女始生为黄,一说户口册籍的封面为黄色,故名。明 张萱《疑耀》卷二:“今制,丁口税粮,十岁一籍其数,曰黄册,自 刘宋 时已有之。齐高帝 即位,尝敕 虞玩之 与 傅坚意 检定,詔曰‘黄籍,人之大纲,国之政端’云云。时亦称人籍,今世多不解黄字之义,余偶閲 唐 开元 制,凡男女始生为黄……每岁一造计帖,三年一造户籍,即今之黄册也。谓之曰黄,亦自男女始生登籍而名之耳。”《明会典·户口二·赋役》:“国初因赋定役,每十年,大造黄册,户分上中下三等,差役照册僉定。”《清史稿·食货志一》:“编审之制……丁有民丁、站丁、土军丁、卫丁、屯丁。总其丁之数而登黄册。”","2.清 代宗人府的户籍簿。宗室载入黄册,觉罗 则载入红册,以图永世保存。《清会典·宗人府》:“黄档房,掌书黄册、红册。”

黄册 [huáng cè] ,含义:1.史册,史籍。","2.册命之书,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等事的诏书。","3.指一般诏书。","4.明清时向官府承包若干户钱粮的税吏。

一册 [yī cè] ,释义:1.亦作“玉策”。 古代册书的一种。帝王祭祀告天或上尊号用之。用玉简制成。晋 左思《魏都赋》:“闚玉策於金縢,案图籙於石室。”唐 岑参《送许子擢第因寄王大昌龄》诗:“皇帝受玉册,群臣罗天庭。”《宋史·舆服志六》:“册制,用珉玉简,长一尺二寸,阔一寸二分。”清 汪懋麟《登岱行》:“泰山 之神何洋洋,昭祀七十有二王。金函玉册降天府,岂但拜祷来下方。”","2.传说中天子受命的符瑞。《晋书·元帝纪》:“于时有玉册见於 临安,白玉麒麟神璽出於 江寧,其文曰‘长寿万年’,日有重晕,皆以为中兴之象焉。”参见“册书”。","3.珍藏的秘籍。北周 庾信《进象经赋表》:“九州既奠,近对《河图》,四辙中绳,全观玉策。”","4.指仙道之书。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俗説 岱宗 上金篋玉策,能知人年寿修短。”《后汉书·方术传序》:“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於明灵之府,封縢於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5.花灯名。《履园丛话·阅古·元石础》引 清 陆果泉《石础歌》:“玉册流星鐙影散,《太平》新曲今谁哦。”自注:“士诚 盛时,尝于元夜张鐙,有玉册、流星、万点金、百花团诸名目。”

玉册 [yù cè] ,释义:谓留名于史册。

册名 [cè míng] ,释义:即帐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便向 德泉 要了帐册来,对了几篇,不觉晚了。”

帐册 [zhàng cè] ,释义:同“哀策”。 君主时代,帝后崩逝,颂扬其功德的文字,多用韵语写成。《唐·杨烱·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孝敬崩,诏公为哀册。”

哀册 [āi cè] ,释义:犹册拜。

册除 [cè chú] ,释义:册书和宝玺。

册宝 [cè bǎo] ,释义:1.亦作“典策”。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杨伯峻 注:“典策谓典籍简册。”《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壬辰,晋 太子 炎 绍封袭位,总摄百揆,备物典册,一皆如前。”宋 苏舜钦《上孙冲谏议书》:“然而典策之奥,治词之法,不越此有言而又笔之者,斯亦可尚。”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虽然,热心之事,无所凭藉,而徒以高文典册,讽詔世俗,则权不我操。”","2.帝王的册命。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以今月令辰,肃膺典册。”《陈书·高祖纪上》:“今将授公典策,其敬听朕命。”宋 叶适《宏词》:“朝廷詔告典册之文,当使曲直宏大,敷畅义理,以风晓天下,典、謨、训、誥诸书是也。”

典册 [diǎn cè] ,释义:1.古代帝王封立继承人、后妃及诸王大臣的命令。《书·顾命》:“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册命。”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太史东面,於殯西南而读策书,以命王嗣位之事。”","2.指册立或册封之事。《文献通考·帝系四》引 晋穆帝《册皇后文》:“皇帝使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太宰 武陵王 晞 册命故散骑侍郎女 何氏 为皇后。”《新唐书·沉既济传》:“且太后遗制,自去帝号,及 孝和 上謚,开元 册命,而后之名不易。”《清史稿·礼志七》:“嘉庆 元年,立 孝淑睿皇后,册命日,会太上皇帝千秋宴讫还宫,帝、后诣前行礼。”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四章第一节:“﹝ 城濮 ﹞战后,晋文公 在 践 土(河南 原阳 西南),会盟诸侯,周 天子也被召来参加,册命 晋文公 为‘侯伯’(霸主)。”

册命 [cè mìng] ,释义:册封大臣时所用的竹简。《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明宗 封 殷 楚国王,有司言无封国王礼,请如三公用竹册,乃遣尚书右丞 李序 持节以竹册封之。”清 叶廷琯《吹网录·吴越王鏐改元应补》:“若 范成大 箸《驂鸞録》已在 乾道 九年,而所记 袁州 孚忠庙 加封司徒竹册称 宝大 元年,尚谓是 杨吴 年号。”

竹册 [zhú cè] ,释义:谓上天的符命。

神册 [shén cè] ,释义:1.古时帝王藏书的地方。","2.帝王册书的存放处。","3.文坛,翰苑。

册府 [cè fǔ] ,释义:册立、册封的礼仪。

册礼 [cè lǐ] ,释义:圣贤事业,俱在方册。--韩愈《与孟尚书书》

方册 [fāng cè] ,释义:账本。

册历 [cè lì] ,释义:帝王用于上尊号或册立、册封的诏册。

宝册 [bǎo cè] ,释义:古官名。

作册 [zuò cè] ,释义:诗集。清 戴名世《德政诗序》:“而有一官必有一官之德政诗册,连篇累幅,或刊於板,或鐫於碑,据其所言,什伯於古所称。”《新华文摘》1983年第7期:“这两句 汉 代的老话,虽曾被编入诗册,但我总以为它其实是古谚。”

诗册 [shī cè] ,释义:亦作“諡册”。指刻有为帝后上谥诏书的简册。《魏书·术艺传·江式》:“以书 文昭太后 尊号諡册,特除奉朝请,仍符节令。”唐 颜真卿《元陵仪注》:“礼仪使以諡册跪奠於宝綬之西,又以哀册跪奠於諡册之西。”《明史·礼志五》:“洪武 元年,追尊四庙諡号,册宝皆用玉。册简长尺二寸,广一寸二分,厚五分。简数从文之多寡。联以金绳,藉以锦褥,覆以红罗泥金夹帕。册匣,朱漆鏤金,龙凤文…… 建文 时,追尊諡册之典,以革除无考。”清 顾炎武《庙号议》:“以至諡册一颁,天下用为讥笑。”

谥册 [shì cè] ,释义:见“边策”。

文册 [wén cè] ,释义:见“兔园册”。

兔册 [tù cè] ,释义:明 代对官员考察后记载官员政绩的簿册。明 赵南星《再复吴给事访册疏》:“今奉旨再查得访册之事,原非定自令甲,顾部中相传,则已久矣。往时京察年分,本部堂上官委之司官,司官将六年内应该考察官员,亲自书写职名单,密託吏科都给事中、河南道 掌道御史二臣,共为咨访,回报堂官,以故不自列名,此访单意也。隆庆 以后,乃有刻板访册,以使博访。”

访册 [fǎng cè] ,释义:皇帝诏书的美称。

丽册 [lì cè] ,释义:见“对策”。

对册 [duì cè] ,释义:即鱼鳞册。

鳞册 [lín cè] ,释义:旧时的户口簿。

丁册 [dīng cè] ,释义:以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

册赠 [cè zèng] ,释义:玉册。

琛册 [chēn cè] ,释义:唐 制,三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当面册封,称“册授”。 《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旧制,三品以上官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参阅《唐会要·册让》。

册授 [cè shòu] ,释义:犹追封。

追册 [zhuī cè] ,释义:叙功封赐。

册勋 [cè xūn] ,释义:见“符策”。

符册 [fú cè] ,释义:户口册。 《元诗纪事·宁都州民歌》“去年雪,今年雨,微 计侯,那得此”陈衍 辑引《江西通志》:“计初,浮梁 人,授 寧都州 同知,覈板册以定赋,出寃狱以正刑,上下推服。”

板册 [bǎn cè] ,释义:册宝。

册玺 [cè xǐ] ,释义:即丹书。

丹册 [dān cè] ,释义:虫蛀坏的书。泛指破旧书籍。

蠹册 [dù cè] ,释义:册命、章奏之类的文书。

册奏 [cè zòu] ,释义:把告神之言写在册书上,读以祝告神。亦指写在册书上的祭告天地宗庙的祝词或写有祝词的册书。

册祝 [cè zhù] ,释义:盛放册命的盒子。

烟册 [yān cè] ,释义:登记田亩的簿册。

田册 [tián cè] ,释义:文体名。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凡祭告、上尊号及诸祀典,均得用之。《文选》列有“册”的一类,收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一:“ 真宗 将立 明肃 作后,令 丁谓 諭旨於 杨大年 ,令作册文。”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上御 保和殿 ,颁赐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二、御仗二。”

册文 [cè wén] ,释义:前人的记载。《南齐书·氐传》:“建元 元年,詔曰:‘昔絶国入贄,美称前册,殊俗内款,声流往记。’”

前册 [qián cè] ,释义:下诏赐给祭礼。

册祭 [cè jì] ,释义:叙功封赐。

册功 [cè gōng] ,释义:犹秘籍。

秘册 [mì cè] ,释义:1.携带书籍。谓勤奋读书。","2.谓应科举考试时夹带时文书籍。

挟册 [jiā cè] ,释义:《书·洛诰》:“王命作册,逸 祝册。”孔颖达 疏:“王命有司作策书,乃使史官名 逸 者祝读此策。”后因称帝王祭祀用的文书为“祝册”。

祝册 [zhù cè] ,释义:古代帝王用于罢免大臣的册书。

免册 [miǎn cè] ,释义:明 清 时主考从乡试、会试中式的试卷中选择刊印的文章。供准备应考的人阅读钻研。

墨册 [mò cè] ,释义:潮汕话的口语,一般形容心情烦躁。

逼册 [bī cè] ,释义:犹书籍。

篇册 [piān cè] ,释义:皇帝下诏书赐予谥号。唐 独孤及《舒州山谷寺镜智禅师碑铭》:“上沛然降兴废继絶之詔,册諡禪师曰 镜智。”《清史稿·宣宗纪二》:“﹝ 道光 二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册諡 孝全皇后,翼日颁詔。”

册諡 [cè shì] ,释义:君王赐予臣下的册书。

赐册 [cì cè] ,释义:谓发布诏书,将大臣免职。

册免 [cè miǎn] ,释义:指古籍中的坊间刻本。清 姚鼐《孙渊如观察万卷归装图》诗:“自兴雕版易钞胥,市册虽多乱鲁鱼。”

市册 [shì cè] ,释义:亦作“褒册”。褒赠赐封。

襃册 [bāo cè] ,释义:(登记)在名册内:登记~。~职工。

在册 [zài cè] ,释义:久安之策。

插册 [chā cè] ,释义:一端有铁针的赶马杖。

册錣 [cè zhuì] ,释义:即卯簿。

卯册 [mǎo cè] ,释义:犹史册。

遐册 [xiá cè] ,释义:记载官吏薪俸的簿书。

俸册 [fèng cè] ,释义:经过审查核对后所造的详明表册。

审册 [shěn cè] ,释义:亦作“梵策”。 佛教典籍。

梵册 [fàn cè] ,释义:皇帝下诏书赐予谥号。 唐 独孤及《舒州山谷寺镜智禅师碑铭》:“上沛然降兴废继絶之詔,册諡禪师曰 镜智。”《清史稿·宣宗纪二》:“﹝ 道光 二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册諡 孝全皇后,翼日颁詔。”

册谥 [cè shì] ,释义:分类造册。

类册 [lèi cè] ,释义:明太祖 朱元璋 赐给公侯伯屯戍百户(功臣护卫兵首领)的诏书。用铁片镌刻文字,故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铁册军》:“洪武 二十三年,韩公 李善长 以嫌自杀。上始詔部制公侯伯屯戍百户,部并给铁册……至是以公侯年老赐还乡,各设百户一人,统其众以护之,给屯戍之印,赐以铁册。”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二:“公侯伯功臣赐卒一百十二人作卫队,设百户一人统率,颁有铁册,说明俟其寿考(死亡),子孙得袭,则兵皆入卫。称‘铁册军’。”

铁册 [tiě cè] ,释义:同“册宝”。《清会典·宗人府·宗令宗正宗人职掌》:“亲王郡王初封日,请旨加给封号,乃给册寳册印。”

册印 [cè yìn] ,释义:以册书授官。

册拜 [cè bài] ,释义:点名册。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亲查阅》:“到任后,即命刑房攒造监犯花名点册。”

點册 [diǎn cè] ,释义:点名册。

点册 [diǎn cè] ,释义:书本,课本。

课册 [kè cè] ,释义:1.名册。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我受了你香灯祭祀,与你名下勾抹了该死的册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 英 领事在册籍上一查,没有这个人的名字。”","2.记事记帐的簿册。 明 陆深 《溪山馀话》:“今东南之田有二则:曰官田,曰民田。然官田未必尽重,而民田未必尽轻,存诸册籍,有此异同。”《水浒传》第一一○回:“那时 胡俊 已是招降了兄弟 胡显 ,将 东川 军民版籍、户口,及钱粮册籍,前来献纳听罪。” 清 方苞 《<吴宥函文稿>序》:“士之声实虽未得备知,而歷试之册籍可稽也,其乡之士大夫可访也。”","3.泛指书本、书籍。 明 李贽 《复邓石阳》:“或凭册籍以为断案,或依 孔 、 佛 以为 泰山 歟!” 清 吴沃尧 《历史小说总序》:“有此六端,吾将见此册籍之徒存而已也。”

册籍 [cè jí] ,释义:接受册命。 宋 洪迈《夷坚甲志·伪齐咎证》:“伪 齐 受册之初,告天祝版,吏误书年号为 靖康。”宋 岳珂《桯史·李顺吴曦名谶》:“较其即位受册之日不差毫髮。”清 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受册威仪定,传烽羽檄忙。”

受册 [shòu cè] ,释义:亦作“赞策”。谓协助册立天子或太子。宋 彭乘《墨客挥犀》卷二:“上自撰墓碑,题其额曰:两朝顾命定册元勋之碑。明年,曾侍中 薨,上题其墓碑额曰:两朝顾命赞册亚勋之碑。”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止斋陈氏》:“嘉王 之立,止斋 以旧学亦有赞策功。”《宋史·后妃传上·仁宗曹皇后》:“迨入为嗣子,赞策居多。”参见“定策”。

赞册 [zàn cè] ,释义:户口册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贼营各条》:“贼造各兵家口册,如:写母某氏,即写‘母某大妹’,妻写‘某二妹’。”

口册 [kǒu cè] ,释义:寺庙中记录各家死者姓名的簿册。

招册 [zhāo cè] ,释义:盛美的封册。

懋册 [mào cè] ,释义:邮品的居住地。

邮册 [yóu cè] ,释义:文册名。

拨册 [bō cè] ,释义:负责征收钱粮赋税。 册,黄册。

司册 [sī cè] ,释义:旧时指把妾立为正妻。

册正 [cè zhèng] ,释义:内藏册书的匣子。

册函 [cè hán] ,释义:亦作“璽策”。玉玺和册命文书。《晋书·王谧传》:“及 玄(桓玄)将篡,以 謐 兼太保,奉璽册诣 玄。”《魏书·术艺传·王显》:“四年正月,世宗 夜崩,肃宗 践祚。显参奉璽策,随从临哭,微为忧惧。”《魏书·术艺传·王显》:“及 世宗 崩,肃宗 夜即位,受璽册。”清 洪昇《长生殿·闻铃》:“寡人自离 马嵬,饱尝辛苦。前日遣使臣賫奉璽册,传位太子去了。”

玺册 [xǐ cè] ,释义:皇帝的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