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送别洪才之(杨炎正)_点绛唇·送别洪才之的意思_点绛唇·送别洪才之赏析 - 诗词大全

admin2021年06月14日诗词大全4220

《点绛唇·送别洪才之》是由宋朝杨炎正所作的一首精典诗词,本文给大家带来了《点绛唇·送别洪才之》的意思,《点绛唇·送别洪才之》的赏析,《点绛唇·送别洪才之》的读音,《点绛唇·送别洪才之》的诗意等内容,此外《点绛唇·送别洪才之》是一首的诗词。

「点绛唇·送别洪才之」是由宋朝杨炎正所作的一首优美诗词,本文给大家带来了「点绛唇·送别洪才之」的全文,「点绛唇·送别洪才之」的意思,「点绛唇·送别洪才之」的赏析,「点绛唇·送别洪才之」的拼音,「点绛唇·送别洪才之」的诗意等内容。。译文对照

「点绛唇·送别洪才之」全文阅读

水载离怀,暮帆吹月寒欺酒。楚梅春透。忍放持杯手。

莫唱阳关,免湿盈盈袖。君行后。那人消瘦。不恼诗肠否。

「点绛唇·送别洪才之」译文解释

「点绛唇·送别洪才之」注释大全

「点绛唇·送别洪才之」拼音

Shui Zai Li Huai ,Mu Fan Chui Yue Han Qi Jiu 。Chu Mei Chun Tou 。Ren Fang Chi Bei Shou 。

Mo Chang Yang Guan ,Mian Shi Ying Ying Xiu 。Jun Hang Hou 。Na Ren Xiao Shou 。Bu Nao Shi Chang Fou 。

「点绛唇·送别洪才之」赏析摘录

「点绛唇·送别洪才之」作者简介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